时间: 2025-08-17 04:26:12 | 作者: 冶金设备油缸
2025年8月11日-1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机械联)会长徐念沙带队赴新疆尔自治区开展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并拜会自治区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就推动新疆机械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进行座谈交流。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赵曦峰参加座谈,副厅长程多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廉莉,中国机械联总经济师、副秘书长佘伟珍陪同调研。8月11日,徐念沙会长一行首先走访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董事长张新等企业领导接待调研组,详细的介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智能化生产模式及“十五五”发展重点。调研组先后参观了创业纪念展厅、智能装备成果展区及智能电气数字化二期车间等,并同企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智能制造升级、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协同、国内外市场开拓等问题进行交流座谈。在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徐念沙会长一行实地考察了企业生产车间及新疆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了解了企业的生产制造、技术研发情况,以及创新中心的运作模式、科研成果转化等情况,就“十五五”时期农机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重点进行了沟通交流。8月12日,调研组走访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企业展厅,详细了解了金风科技的发展历史、核心技术优势、产业布局及未来发展计划,双方围绕风电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产业链供应链情况以及企业“走出去”等情况进行交流。通过调研,中国机械联进一步了解了新疆机械行业及骨干企业在落实国家战略、助力区域发展和面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并就机械工业“十五五”规划听取地方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意见建议。调研过程中,徐念沙会长代表中国机械联表达了对各企业干部职工的问候,并表示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产物,中国机械联作为机械工业唯一的全国性综合性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助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携手推动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尔自治区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代勇及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同志,中国机械联行业发展部、国际合作部有关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行业发展部)
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9月烟台启幕聚焦绿色低碳发展
2025年8月14日上午,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大众传媒大厦举行。山东省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贺忠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烟台市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田长青等出席发布会,介绍博览会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本届博览会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山东省贸促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得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节能协会、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5家国家级机构大力支持,将于9月15-17日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会以“发展清洁能源・共享低碳未来”为主题,设置了五大专业展区,分别为氢能产业展区,锂电与风光储充产业展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与构网型设备展区,新型动力系统技术及装备展区,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节能技术及装备、智慧能源技术展区,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本次博览会立足山东产业优势,呈现出四大鲜明特色。战略协同性强。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聚焦清洁能源投资消纳、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新型装备创新培育三大任务,促进政策、技术、资本的深度融合,为山东的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助力。规模效应显著。展会自身规模达3万平方米,还与同期同地举办的烟台国际核电工业与装备博览会(2万平方米)形成联动,总规模达5万平方米。这不仅使本次展会成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专业展,更跻身我国北方地区同类展会前列,能充分汇聚行业资源,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专业水平突出。目前已吸引国电投、华能、中核、中广核、山东电力、国机重型、太钢集团等6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参展。同期还将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包括2025风能与海上能源开发建设发展论坛、2025光伏产业与储能高质量发展论坛等,预计汇聚1500余名行业精英,搭建起前沿技术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平台。区位优势凸显。依托山东“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联动250多条海上外贸航线和“齐鲁号”欧亚班列物流网络,邀请国内外的专业采购商,助力企业打通“双循环”发展通道,拓展国内外市场。“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转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贺忠军表示,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将成为展示行业前沿成果、促进产业合作共赢的重要窗口。博览会诚挚邀请海内外宾朋齐聚烟台,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共赴这场清洁能源产业的盛会。(展览工作部)
人社部公布2025年至2028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类职业技能大赛)计划——中国机械联将主办4项国家一类赛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8月1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至2028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对2025年至2028年组织开展的35项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类职业技能大赛作出了计划安排。其中,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将联合主办4项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分别是:第六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第五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具体安排如下:2025年至2028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第一主办单位,将秉持“开放办赛、公平办赛、规范办赛、绿色办赛”的理念,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竞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把职业技能竞赛打造成为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平台,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机械教育)
近期,山姆会员商店宣布,自有品牌MembersMark首款无标签PET瓶包装的饮用天然水全渠道上线,预计全年可减少塑料超过34.5吨,相当于减少约2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并非孤例,从2022年康师傅、百事的首次尝试,到如今农夫山泉、东鹏特饮等品牌纷纷加入,一场以“撕掉标签”为起点的包装革命正在快消行业悄然兴起。撕掉瓶标,不仅能在商品包装的生产环节减少塑料的使用,还能让回收材料单一化,减少回收工序和回收成本,实现PET瓶的高效、高质量回收再利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没有了瓶标,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溯源信息这些原本展示在瓶标上的内容该如何呈现?在瓶体信息呈现环节,激光打标技术成为核心解决方案。通过高精度激光打码技术,将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溯源信息直接刻印于PET瓶身。相比传统油墨印刷,这一技术减少油墨污染90%。这种技术要求极为严苛:波长需控制精准,确保在不损伤瓶体的前提下实现深度0.02mm的精准雕刻。激光打标并非新的生产技术,此前,受技术所限,激光打码仅能实现小字符、简单图案的印制,难以满足多样化的产品信息展示需求。如今,高分辨率、大幅面激光打码设备的出现,使产品名称、品牌logo、甚至复杂的溯源二维码都能清晰“印刻”于瓶身。随着激光打标技术的广泛应用,饮料生产线上的设备也迎来更新换代。以往,贴标机、油墨打印机是生产线的“标配”,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排列有序、精准作业的激光打码设备。在农夫山泉位于浙江千岛湖的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一个个PET瓶在流水线上飞速“奔跑”,经过激光打码区域时,短短数秒,各类产品信息便被清晰印刻在瓶身。据设备供应商介绍,新型激光打码设备不仅打码速度快,每分钟可完成数百个瓶身的打码作业,而且稳定性强,能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的生产需求。同时,设备操作简便,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可轻松调整打码内容、位置和参数,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无标签瓶身的出现,也对产品追溯和防伪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产品追溯信息多通过瓶标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实现,如今,激光打码生成的二维码成为新的“追溯密码”。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码,产品的生产批次、产地、原材料来源等信息一目了然。为确保二维码的清晰度和可读性,企业在激光打码设备的选型和调试上颇费心思。同时,通过引入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对打码后的二维码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二维码模糊、残缺等问题,设备将自动报警并进行调整。撕掉瓶标,只是这场绿色包装革命的第一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正在为快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手中的饮料瓶将变得更加“简约”,而在这简约背后,是科技与环保的完美融合。
近期,炎陵黄桃、麻阳黄桃、玉屏黄桃等纷纷迎来丰收季,市场上黄桃供应量大幅增加。黄桃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口感甜酸适中,富含营养。但黄桃的保鲜期较短,常温下仅能保存3-5天,冷藏条件下也不过7-10天,这极大限制了其销售范围和时间。为了应对这一难题,黄桃深加工产业应运而生,其中黄桃果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黄桃产业重要的增长点。如今,消费者愈发注重健康养生,对饮品的选择也倾向于天然、营养、无添加的产品。黄桃果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口感鲜美,恰好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从生产工艺来看,黄桃果汁生产要经过多个环节。首先是原料选择,优质的黄桃是生产出高品质果汁的基础。一般会挑选成熟度高、果实饱满、无病虫害的黄桃。以炎陵黄桃为例,其桃型正、桃香浓、甜度高,成为众多果汁生产企业的优质原料之选。原料挑选完成后,就要进行清洗。洗果机是这一环节的重要设备,常见的冲浪式、滚筒毛刷式清洗机,能够有效去除黄桃表面的泥土、杂质和农药残留。清洗后的黄桃进入破碎机,锤片式破碎机、鼠笼式破碎机将黄桃初步破碎,便于后续取汁。由于黄桃中含有多种酶类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果汁变色、变味,影响品质,所以需要进行预热灭酶。预热灭酶机通过对经破碎的黄桃及时进行巴氏杀菌,能有效灭酶护色,同时软化物料,为后续的打浆或榨汁环节做准备。打浆和榨汁环节决定了果汁的出汁率和口感。对于黄桃这种核果,打浆机可用于打浆取汁。若想获得更为清澈的果汁,则会使用榨汁机,螺旋榨汁机、带式榨汁机等适用于黄桃榨汁,能提高出汁率。榨出的黄桃汁中往往含有果肉纤维、果胶等杂质,需要进行过滤。过滤设备种类多样,如板框压滤机、硅藻土过滤机等,可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去除杂质,使果汁更加澄清。为了提升黄桃果汁的口感和风味,还需进行调配。这一过程会添加适量的糖、酸等调味剂,以及稳定剂、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以保证果汁的稳定性和品质。调配过程需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确保每一批次产品的口感一致。为延长黄桃果汁的保质期,杀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套管式杀菌机以蒸汽、热水、冷水作为传热介质,尤其适合中低黏度的黄桃果汁杀菌。通过严格控制杀菌温度和时间,既能杀灭有害微生物,又能最大程度保留果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最后,经过杀菌的黄桃果汁要进行无菌灌装。无菌灌装机自带无菌室,在和外界隔离的条件下,利用机械手自动完成开盖、罐装、计量、关盖等过程,避免二次污染,保证产品质量。在整个黄桃果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食品加工机械相互配合,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加工机械也在朝着智能化、高效化、节能化方向发展,为黄桃果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黄桃果汁市场有望借助先进的食品加工机械和不断创新的生产工艺,推出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黄桃产业的繁荣发展。
夏日炎炎,脆甜可口的黄桃“上线”,丰富了老百姓的果篮。黄桃不仅口感香甜、果肉紧实,还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胡萝卜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延缓衰老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一市场需求的增长,有力推动了黄桃产业的蓬勃发展。近期,炎陵黄桃的丰收喜讯引发广泛关注。今年,炎陵黄桃的种植面积约9.5万亩,产量约8.9万吨。为保障黄桃品质,当地严格遵循《地理标志产品炎陵黄桃》团体标准组织生产,持续完善推广绿色食品炎陵黄桃栽培技术,积极引导“果树上山、老树退出”,淘汰衰势、劣势果园。通过这些举措,炎陵黄桃呈现出桃型正、桃香浓、甜度高的优质特性。与此同时,麻阳黄桃也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在“麻阳黄桃长寿圣果”2025年麻阳黄桃长沙专场品牌推介活动中,麻阳黄桃凭借“果皮带红、果肉金黄”的外观和“脆甜爽口、清润芳香”的独特风味,赢得了众多参展商家与消费者的赞誉,现场达成黄桃购销协议2.38万吨。2025年,麻阳黄桃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预计产量达5.75万吨,综合产值有望突破6.38亿元。玉屏侗族自治县同样迎来黄桃大丰收,23个黄桃基地硕果累累,650万斤黄桃陆续上市。当地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黄桃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和统一化销售。在物流方面,玉屏持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成多个集低温保鲜、动态贮运于一体的仓储基地,配合专业冷链车辆运输,将黄桃保鲜期从传统方式的10天左右延长至20天以上,销售半径扩展到全国30多个省份。随着黄桃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食品机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关键。在采摘环节,虽然目前大部分黄桃仍依赖人工采摘以保障果实完整,但部分地区已开始探索使用小型、灵活的辅助采摘机械,来提升采摘效率。例如,一些可调节高度的采摘平台,能帮助果农更便捷地采摘高处果实,减轻劳动强度。采摘后的分拣环节,智能化设备成为提升效率与保障品质的重要力量。炎陵县湖南耕夫子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引入的智能化分拣线个黄桃的甜度与大小。智能分选机利用红外线对黄桃的着色、形状、尺寸、重量与果品糖酸度等进行筛选分级,为炎陵黄桃的标准化与可溯源提供了有力支撑。嘉善县姚庄镇引进的智能化易损水果品质检测与分级生产线,利用光谱分析技术瞬间测出桃子甜度,采用高清快速拍照和分辨技术查看桃子外形,一个小时可以分选一万个果子,还能形成数据库为种植管理提供依据。在加工领域,食品机械的应用更为广泛。对于黄桃罐头加工,从黄桃的清洗、去核、切块到装罐、杀菌,都有相应的专业机械设备。自动清洗机能够高效去除黄桃表面杂质,去核切块一体机可精准完成去核与切块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杀菌设备通过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在保证罐头食品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黄桃的营养与口感。制作黄桃果汁时,榨汁机、过滤设备、浓缩设备等协同作业。榨汁机将黄桃榨取成汁,过滤设备去除果汁中的残渣,浓缩设备则可根据需求对果汁进行浓缩,以便于储存和运输。黄桃酒的酿造过程中,发酵罐是关键设备。通过精准控制发酵罐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量,为微生物发酵创造适宜环境,从而酿造出口味醇厚的黄桃酒。未来,黄桃产业有望借助食品机械的持续创新实现更大飞跃。例如,研发更先进的采摘机器人,能够精准识别成熟黄桃并轻柔采摘,进一步提升采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在加工环节,开发更节能环保、高效智能的设备,提升黄桃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此外,随着消费市场对黄桃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增加,如黄桃果脯、黄桃酸奶、黄桃冰淇淋等,食品机械也需不断升级,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
走进纳载智能 共线日,昆山市数控刀具协会秘书处应邀走进理事单位纳载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全新落成的新厂房。刘海军总经理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双十二2025峰会”展开深度交流,共探最佳合作方案。交谈中,赵祥征秘书长首先转达黄启君会长的祝贺,愿贵司再攀精密切削装备巅峰。随后,他重点介绍了“双十二2025峰会”情况。刘海军总经理认真听取方案后表示,纳载的成长离不开行业生态,公司将一如既往支持协会工作,并将在内部论证资源投入的最佳方式,力争为行业发展贡献最大力量。在刘总的带领下,一行人沿着参观通道缓缓前行:恒温恒湿车间通透敞亮,新机一字排开,静候亮相。刘总详细介绍工厂自主研发的3台机型。NZ-505轴4联动数控段差磨床:专攻微径刀具,0.002mm重复精度,15秒自动换砂轮,让“毫米级”棒料也能拥有“微米级”灵魂。NZ-C828MiniUltralinear:桌面式小巨人,直线电机驱动,轮廓精度0.001mm,实验室与小批量快反的“利器”。NZ-C828PowerUltralinear:大行程加强版,重载直线电机+高扭矩主轴,硬质合金、超硬材料一次成型,被誉为“效率与力量的双重奏”。此次走访,不仅见证了纳载智能的新起点,也为“双十二2025峰会”再添一把火。昆山数控刀具协会将持续搭建平台,让技术、资本与需求精准对接,与所有同行者一起,把“微米级”精度写进中国制造的宏大蓝图。下一站精彩,敬请期待!
2025年7月29日,洛阳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斌,洛阳轴承行业协会轮值会长叶军,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红威等到新昌考察轴承产业发展情况。绍兴市经信局副局长吴亚峰、县经信局总经济师陈军良、协会轮值会长梁海青、秘书长杨初明、党支部书记孔波兰等分别陪同调研和参加座谈。上午,魏斌一行相继参观了新昌轴承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梅渚智能装备小镇客厅及五洲新春、日发精机两家企业。下午,在经信局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交流会,双方就行业发展、智能化改造、转型升级、行业自律等问题进行了友好且热情的交流。洛阳是我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拥有行业领先企业洛轴集团,轴研所、河科大机电学院的轴承制造专业等也是享誉业内。两地轴承产业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合作和互动。去年,五洲新春集团参加洛轴股份混改,成为其第四大股东,更是加强加深了两大轴承产业集聚区的联系。双方表示,以后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轴承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来源:新昌轴承行业协会)
2025年8月12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机械工业科技成果评价规范》行业标准编制启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有关同志出席会议。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等参编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起草工作组完善了编制计划,讨论了标准草案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下一步,起草工作组将充分结合机械工业技术发展趋势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特点,高质量完成标准编制工作。(科技工作部)
在全球绿色低碳浪潮席卷下,相关环保政策的实施对食品机械企业产生了多维度且深远的影响,推动着行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竞争的全面变革。2024年8月,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该意见对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具体要求,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这一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文件,为各行业包括食品机械行业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前,国家层面还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陆续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基本构建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从技术研发层面来看,高效节能成为食品机械企业创新的核心方向。食品生产过程中,机械装备是能耗的重要来源,绿色低碳政策要求企业必须降低设备能耗。因此,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动力系统的升级,用高效节能电机替代传统电机,并搭配智能控制系统,能根据设备运行工况实时调整电机功率,显著降低能耗。比如新型智能蒸煮设备,通过精准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在保证食品加工质量的同时,相比传统设备节能30%以上。对于油炸、烘干等高耗能加工环节,企业也积极研发新型技术和设备,像真空低温油炸技术可降低油炸温度,减少油脂氧化和有害物质产生,同时降低能耗;热泵烘干技术则能回收余热实现物料干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在产品设计上,环保与智能的融合成为新趋势。绿色低碳政策促使企业在设计时更多考虑环保因素,选用可回收、可降解材料制造设备外壳和零部件,以减少设备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优化设备结构设计,降低材料使用量,提高设备的可维修性和可升级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例如,一些食品包装机械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零部件更换和升级,减少设备整体报废的频率。智能化设计也为设备环保性能提升提供了助力,通过物联网技术,设备可实时监测自身运行状态和能耗数据,企业依据这些数据分析优化运行参数,实现节能降耗。而且智能控制系统能与公司制作管理系统对接,根据生产计划自动调整设备运行节奏,避免空转和过度运行,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能源浪费。市场竞争格局也因绿色低碳政策发生改变,具备绿色环保优势的企业更易脱颖而出。一方面,一些单位在采购食品机械时,倾向于选择符合绿色标准的产品,对企业的绿色认证、产品能耗指标等有明确要求。这促使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通过绿色工厂、绿色产品认证,提升自身绿色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食品生产企业为满足自身绿色发展需求,在采购设备时更看重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那些能提供高效节能、环保型设备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订单。部分企业还通过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如设备全生命周期能源管理服务、节能减排改造方案等,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绿色低碳政策在给食品机械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企业唯有积极顺应政策导向,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力度,才能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绿色低碳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政策的持续完善,食品机械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绿色发展前景。
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9月烟台启幕聚焦绿色低碳发展
人社部公布2025年至2028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类职业技能大赛)计划——中国机械联将主办4项国家一类赛